English

盛唐佛教石窟“阿艾石窟”面世

1999-12-24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邢兆远 新华社记者 段之璞 我有话说

本报乌鲁木齐12月23日电近日,在新疆库车县一条险象环生的峡谷里,人们发现了一座盛唐佛教石窟,其壁画精美绝伦,堪与敦煌壁画媲美。考古专家将其命名为“阿艾石窟”,誉其为“汉文化的形象博物馆”,是唐代中原汉族文化在古西域地区流传及各民族共同开发新疆的历史见证。

“阿艾石窟”所处的天山支脉克孜利亚山的这条峡谷,两侧峰险如刀劈斧削,气势壮观;谷底溪流潺潺,潭深水清。石窟位于高约40米的石壁上,平面呈长方形,长4.6米,宽3.4米,墙侧高1.7米,窟顶为拱形。石窟正中有高45厘米的方形坛基,与左、右、正壁形成60厘米左右的侧道。由于潮湿及废弃久远等原因,石窟内壁画残存15平方米,约为原来的十分之一。左侧壁画中可辨认出的有药师琉璃光佛、文殊菩萨、卢舍那佛等6尊佛像;与之对称的右侧壁画剥落严重,但可辨出观音菩萨、弥勒菩萨等。窟中有筝、腰鼓、琵琶等乐器,中堂下部绘有楼台、亭廊、锡杖、钵、莲花、池塘、华盖及象、马、蛇、鹤等动物图案。整个石窟内计有各种人物形象260余人,各具神色,栩栩如生。无论色彩、内容、技法,都具有明显唐汉风格。壁画中人物丰腴肥硕,与唐代以肥胖为美的时尚有着密切关系。而“阿艾石窟”壁画之色彩,以浅藕、白、青为主,又与敦煌壁画中以暖色为基调的风格不同。其中汉文题记非同寻常,多达26处,其数量之多为已经发现约300多座石窟的库车地区所罕见,它传播大量当时的社会信息,使后人从中对当时社会风情管窥一二。

根据石窟所处的地理位置,壁画内容及艺术风格,专家们断定,“阿艾石窟”开凿于盛唐时代,约公元7世纪末8世纪初,与唐代在此设“安息都护府”有密切关系。石窟周围有四处唐时冶铁、炼铜遗址。新疆龟兹石窟研究所的专家认为,作为唐代中央政权与龟兹政治、经济、文化关系紧密的有力历史新见证,“阿艾石窟”为研究各民族共同开发建设新疆的历史和各民族文化的融洽提供了极为重要的资料,这一发现揭开了龟兹石窟研究新的一页,有着特殊意义,学术价值极高。据悉,新疆龟兹研究所将组织国内外著名专家开展对“阿艾石窟”进行更细致的研究工作。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